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范文汇总六篇


经济学 2022-08-17 19:39:59 经济学
[摘要]参加党校培训,同样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和党章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势必将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www.jsxqjc.com--经济学】

参加党校培训,同样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和党章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势必将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研究生用经济学方法论讲稿第一讲经济学方法论讲稿——引言一、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方法:研究、评价、推理、创新方法论:对一学科的基础、发展、基本原理的研究,或学科的科学哲学主要问题:研究经济学中理论的产生、评价、推理、选择、检验、比较、创新和发展问题研究理论的逻辑结构二、学习方法论的必要性:1、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经济理论累积所决定,存在大量对同一问题的竞争性理论,可以从方式论角度发现其差异。2、理论选择的需要凡是理论均有其适应性,认清理论的前提和推理方法,有助于正确运用理论3、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的需要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创新,才有创新的基础,其次学习创新的方法,如思维方法。4、提高应用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怎样从繁杂的现实中发现主要问题,找到有效对策,这既有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也依赖于人的理论思维水平。三、经济学中方法论的研究历史1、主要人物和着作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1827年思诺《政治经济学导论》及1836年《政治经济科学概况》1836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论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适当的研究方法》以后有《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凯尔恩斯《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和逻辑方法》(1875)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和方法》(1890)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2、研究方法1)、重商主义的经验总结法(无中生有)用事实来论证自己的主张:只有金钱才是财富,一国金银多少决定国家的富裕程度,利润是贱买贵卖的结果(以结果当作原因,或金银货币需求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注重感性认识,注重实际经验,注重实际的应用。对经济生活中各种可以检验的事实的比较分类和归纳中,探寻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而提出各种实用性的政策建议,然后再通过对政策的实施过程的总结归纳,改进自己学说。(从禁止金银出口到通过贸易获得更多的金银)2)、配第的归纳法(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受同时代培根的唯物经验论的影响(新工具)归纳法:注重从感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从特殊的现象中发现一般性联系,使所有的知识都具有感性基础。(所有的论述都是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并且探讨各种特殊经济现象中的一般性联系)主要着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货币略论“企图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表达想说明的问题,进行诉诸人们的感官的论证和考察在性质上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劳动决定价值(土地价值由劳动决定),与重商主义相反(交换决定价值)3)魁奈的演绎法(1694—1774、名医)哲学基础:推崇人的理性、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其自然的规律所制约,人能认识这种自然规律(自然秩序观),社会也存在自然秩序。用分析的方法解剖事物对象的各个部分的互相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来揭示研究的对象。主要成就:纯产品学说和经济表(三个阶级: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及土地所有者,年预付与纯产品)4)、斯密的二重法继承配第的归纳法和魁奈的演绎法二重方法:科学抽象法和现象描述法经济背景:产业革命开始,社会化大生产的兴起使经济过程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和明显哲学背景:受休谟影响,一方面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主张用概念和演绎方法揭示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怀疑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人的思维只能局限于有限的现象世界,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主张用现象的描述来代替那种“永远达不到的真理”科学抽象法:注重现实问题,从当时重大经济问题出发,根据实际材料,进行比较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找出本质原因,从本质上规定概念,进而运用演绎建立体系。如: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区分二种价值、劳动价值、价值的构成)现象描述法:描述现象上的表面联系的来说明经济过程的矛盾(三种收入的决定价值的观点)后续者:李嘉图、马克思5)、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从少数前提出发,经过演绎推理,达到确定的结论如劳动决定价值时排除供求关系的影响6)穆勒的归纳法将一致、差异、剩余、伴随等方法作为因果分析的方法3、研究前提斯密:《道德情感论》以同情心为出发点,《国富论》以利己心为出发点主要采用演绎体系方法,与牛顿《基本原理》有关,强调简单和优雅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以个人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边沁的功利主义,西尼尔的四条公理:(英1790—1864):标新立异者《论国民财产及其管理前景》,大英百科全书(政治经济学大纲)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或限制生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数的,只是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或者是各阶级中各个个人对于在养成的习惯乍所要求的那类财富可能不足以适应其要求的顾虑(人口的增长趋向于比生活资料的增长要快);3)、劳动的者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定限的增加(使用机器的劳动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净产品)。4)、假设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之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量劳动,一般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也就是说,尽管在土地上增加劳动,虽然总的报酬会有所增加,但报酬比例不能随着劳动的成比例的增加。(农业要受收入递减规律的支配)穆勒的经济人:4、主要问题李嘉图恶习:(熊彼特称)将高度抽象的经济模式直接运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的偏好。并认为某些经济学结论象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确定无疑。如利润率下降趋势、多因素推理难题与趋向律: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在一个封闭的环境进行,假定其他情况不变是不可避免的,这使得经济学推理所得的结论是有条件的,表现办一种趋势。如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受到生产率提高的制止,价格决定价值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的关系受到其他因素不变的制约5、评议抽象法的必要性:研究分析问题时,人为的设定某种理想的条件建立某种模型是必要的,否则就难以从丰富复杂的现实世界的现象中认识事物的规律性,但适度的抽象却十分困难。演绎逻辑的作用:劳动价值论中的问题(劳动和资本相交换,如果是等价交换,就不会有利润的存在。等量资本必然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与的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矛盾)必要的防御:防疫法,早期的理论也许过于抽象或者仅仅是关于的现象描述,其预言既不可能为现实证实,也不可能证伪,但构筑了一定的范式,使人们能够建立起理论发展的基石。四、本世界的倾向—争议与证伪主义1、对前提的认识假设是否恰当、有没有必要检验假前提、是由内省得来还是由现实归纳得来1、推理问题萨缪尔逊:操作主义(经济学在于导出有操作意义的原理)、定性与定量微积分(区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确定由外生变量引起的内生变量变化的代数符号)2、检验问题A:认为经济学是基于人的智力要求的一种科学,现实检验并不重要(萨翁最大化原理)B:认为经济学必须由实践检验,是一门经实济世的科学4、评议:1)构成了一个范式,是经验科学2)、经济学并不是十分成熟,因此预言难以证伪主义方式检验(有人认为是数学工具不够用的结果,应有人认为这是经济现实发展中的数据获得太少的缘故,)3),有一些成功的预言,如克罗格曼对东南亚经济问题的预言五、数学方法的运用1、经济数学应用历史:英威廉配弟的政治算术1690—法弗朗索瓦魁奈的经济表1758—法康纳政治经济学原理1801—法奥古斯丁库诺的财富理论中数学原理的研究1838—德屠能的孤立国1826—德戈森的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和人类行为的规则1854—英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法瓦尔拉斯的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1874—意帕累托政治经济学教程1906主要参考书目:经济学方法论,(英)马克.布劳格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美)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论,陈璋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美)唐.埃思里奇着,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上帝怎样掷骰子,陈克艰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邱仁宗编着,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刘永佶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经济学的哲学,豪斯曼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学生的事实与虚构,迈凯编,2006年版经济学方法论第二讲: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科学哲学一、早期的科学研究方法1、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归纳观察——原理(归纳)3演绎归纳:简单枚举法、直觉归纳法(月亮发光)演绎:三段论,指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均系全称的肯定命提亚里斯多德:科学是演绎系统2、求同法、否证法3、求同法:找共同原因的方法否证法:通过否定来确定原因的方法4、新方法伽利略的分界问题:提出科学解释与非科学解释的分界问题,在科学解释内部还要分请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解释,这里有一个可接受的标准培根提出逐步归纳法和排除法。通过观察获得肯定的事实,通过否定排除偶然的关系,通过归纳和比较逐步由普遍程度较低的相互关系上升至普遍程度较高的相互关系。笛卡儿提出怀疑法:达到确定无疑的最高原理的四条原则,确定无疑的明确为真的清晰原则,把难题尽可能多的分解为它的各个部分的分解原则,考察由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对象开始逐步顺序上升的顺序原则,进行全面枚举肯定没有遗漏的全面原则。5、牛顿的分析—综合法和公理法通过对现象的仔细考察和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并演绎出超过原有归纳证据范围的新结论,并且要用实验确证这些结论。公理法,第一步提出一个由演绎法组成的公理系统,包括公理、定义、定理,第二步是将公理系统的定理与观测联系起来,第三步是确证由公理系统演绎出的结论。公理法对经济学的构造的影响最大。如劳动价值论体系、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6、归纳问题休谟:从观察归纳得出的概括不一定是必然的。依时间顺序出现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归纳不能证明,只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由习惯和期望促成的。因此意味着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归纳的,可又是非理性的。7、穆勒五法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求同—差异法(p18)演绎不能产生新的知识二、实证科学1、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在语义分析范围内成立的科学是形式科学(由逻辑学和数学构成)。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陈述并不能通过语义分析确定其真假,必须通过经验的(实证的)程序来确定其真假。而是诉诸客观事实,其理论的科学性依靠事实来检验。数学与逻辑是超越经验的规则,不能作出任何经验判断,因而不是经验科学。2、实证科学的一般原则理性原则: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承认世界是一个有规律的整体,科学认识在本质上是与客观世界的规律同一的。对理论的理性认识—科学的对待科学假说和理论,在按事物的客观本性概括事物规律的过程中,应当不排斥各种科学假说互相竞争,在竞争中发展的可能。权势与教条没有存在的地方。对检验的理性认识—任何理论都应受到检验和有被否证的可能,假说与事实或与已有理论本身不一致时,理论与假说、检验方法都值得怀疑,事实却不能否证。可检验性原则:科学的理论假说在原则上应该是可以检验的,如果一个假说不但无法接收检验,而且在原则上也不可能被检验,那就不能称为实证科学的假说。所谓不能检验是指假说在任何经验现象中都没有关系,找不到任何经验能够与它相符合或相抵触。经验检验的对象既可能是假设条件和辅助性假设条件,更可能是他们的推理—关于经验事实和现象的判断。对应原理:指理论假说之间存在的有继承有发展的相互关系,一个新的假说比原有的理论应该具有更丰富的检验内容,同时在原有理论已得到证实的领域,新的假说也应能够通过检验。简单性原则:亦尽可能少的并且包含着检验的假说来解释一定范围内所有的已经知道的事实。(如假设条件尽可能的少)3、实证科学的特点1)具体性:实证科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特殊的,相对于无限世界的问题,一般只提出和解放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2)经验性:研究以经验为出发点和归宿。经验由观察和实验而来,并采用实验对所得到的科学认识进行检验,力求不超越经验。3)结论明晰:实证科学要求得到的结论是具体而明哳的,一般能用公式数据图形来表示,其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4)可检验性:实证科学的最终结果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普遍性规范,而是个别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复检验。这一条极为重要,被称为实证原则的可证实性标准。实证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检验性。4、科学的作用和功能作用:1)、理顺和总结现实;2)、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3)、预期,如果我们幸运的话,预测未来的发展;4)、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5)、弄清我们应该选择哪条道路来实施我们的目标。功能: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差异在于时间:即已发生和未发生)解释一个现象或定律,需要说明该现象是从定律和先行的陈述中合乎逻辑的导出来的。解释就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理论中的原理规律论断应反映现实的各种本质联系,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科学解释归结为对这些联系的全面分析,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的再现所解释的客体。解释种类:因果、概率、结构、功能和起源预见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预计最后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可能性。一个好的理论,必定会通过预计当理论提出时还不知道的现象来扩展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科学预计要求准确的表达预见现象发生的具体条件,要求善于运用逻辑的规律和规则。是不同于以日常经验和个别经验为基础的不可靠的经验预测。三、经验科学中的公认观点背景: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理论物理学中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发展原有哲学: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都服从事物本身固有的力学规律,发现的方法是直接观察,没有先念的概念作为中介)新康德主义:科学是要发现感觉的普遍形式和结构即现象的结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身结构,而是Plato式的理念世界的结构,科学定律就是描写这种结构,科学知识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马赫的新实证主义:科学的陈述必须是经验上可证实的,科学理论中所有陈述必须能够还原为感觉的陈述,因此没有先验要素、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地位,试图把科学原理解释为感觉的缩简,没有成功。科学理论中的包含的数学关系不能还原为感觉。相对论和量子论表明:世界不是完全按已知的力学规律发展,科学知识既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完全归结为感觉。否证了上述三种哲学观点。1、逻辑实证主义基本观点:科学理论是现象的规律性,是用理论术语来表现这些规律性。理论术语是用来研究现象的约定,是现象描述的缩写。(数学定律是表示现象之间一定关系的约定)科学理论应该是一个公理化的系统,所用术语分为三类:逻辑术语和数学术语;理论术语;观察术语。观察术语是描写可直接观察的物体或物体的性质,理论术语是这些现象描述的缩写。理论术语通过对应规则与观察术语相对应。对应规则的作用:给理论术语下定义,保证理论术语具有认识意义,规定把理论应用于现象的实验程序。2、分界标准—可证实性一切科学的、认识上有意义的关于世界的论说必须是经验上可证实的。任何术语和命题是可以证实的,就是有意义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亦然。这是科学(质量、力)与形式上学(物质、灵魂、上帝)分界的可证实性标准。3、概率式的归纳逻辑理论术语必须用观察术语来定义,要通过观察用感觉来证实才有认识意义,才可以进入科学,因此科学必须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形成经验概括,用观察术语定义理论术语,用理论术语形成理论定律或理论概括。但是归纳却不能证明。代之以确证度。如果归纳得出的结论不能说必定是真的,但可以说可能是真的,如果证实的事实多,可以认为结论被事实确证到一定程度,结论为真的可能性大,或真的概率就大。(但这一归纳逻辑并不成功,相对于全称命题下的无穷多样本,有限证实的概率趋于零)4、科学通过归并发展三种可能:第一,一种理论虽然被高度确证被广泛承认,而后的发展使人们发现理论预计不合适,则被更加精确的理论所替代。第二,理论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得到确证,但理论的发展扩展到了包括更大范围的系统或现象。第三,种种无法比拟的理论,都具有很高的确证度,但被包括或归化在某个内涵更广的理论中。理由: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已经得到很高的确证度,很难再被否证。特点:一个特点是与实践紧密相联系,就是具有客观理性(排斥神说和信仰):另一个特点与形式结构相联系,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评议: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公理演算和对应规则制定了理论的典型表达方式,任何科学理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重新表述。但是,科学理论的发展表明公理化是有条件的,必须对理论中各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有高度理解,有广泛深刻的认识。公理化只是已学科发展到很充分后的条理化。另一方面,一些科学的公理化的结果并不具有公认观点所要求的形式。这表明逻辑实证主义者重建科学的失败。四、经验科学中的分界标准—证伪主义KRPopper生平:奥地利出生的犹太人。1902—1994。主要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猜想与反驳:客观事实:无穷的探索:自我和它的大脑。1、分界标准—可证伪性波普的证伪主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既使它能够暂时逃避实践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从而遭到实践的反驳或证伪。科学理论正是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不在于证实而在于证伪。(分界问题)起源:划分经验科学与形而上学、进而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否证:否定后件的演绎推理:如果P则Q,非Q,所以非P。这里P是具有全称属性的命题,Q是可以检验的属性。可否证性:从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和预见,在逻辑上或在原则上有可能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抵触(证否)2、对“可证实性”的批判用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来解决科学的分界问题,不是理论和假说及其所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理论中的真正有一个问题是它与当时公认的事实和理论的逻辑关系,即它的预见、解释能力,是竞争性关系还是替代关系,理论是否能够提出新的问题。而不是他的用词的意义。理论是不可能从观察陈述中推演出来,也就不可能被观察陈述所证实。可证实性只是观察陈述的可推演性。可证实性标准既宽又窄。实证主义分界标准排除形而上学。但形而上学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科学。(达尔文的进化论)3、否证的逻辑逻辑基础: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定律和理论都是全称陈述,而观察报告都是单称陈述。全称陈述不能从单称陈述中推导出来,但能为单称陈述否认。理论作为全称陈述,它与初始条件(单称)一起作为前提,可推演出预见或解释(单称)。预见是人们没有观察过的、或不曾预期的要观察到的事实(单称)全称陈述包括数目全称陈述(有限)和严格全称陈述(无限)A、严格存在陈述不可否证,许多、有些、某一对象的存在并不构成全称命题,不能否定其现在、过去、将来不存在,因此是非科学命题。B、严格全称陈述不可证实。C、严格全称陈述的科学定律或理论意味着“排斥”或“禁止”,因此能被否证。严格全称陈述的科学理论可用严格存在陈述的否定形式即不存在陈述表示。4、否证的免疫理论的否证不是一次决定的,总有可能采取免疫措施来规避否证,方法有;引入辅助性假说或特设性假说、修改原来的定义、怀疑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声称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的差异是表面的,随着科学的进展将消失特设性假说欺负可以挽救任何理论免遭任何否证,因此要求辅助假说可以独立检验。(海王星、中微子)5、可否证程度:一个理论的潜在否证者比另外一个多,它的可否证程度就高,因为它限定的世界范围大,排出的基本陈述(事实)更多。逻辑上成立的概率与可否证程度成反比。逻辑概率等于一,可否证程度等于0的百分之百正确的陈述没有提供给我们关于世界的任何知识可否证程度与理论的普遍性、简单性、普遍性是一致的。普遍程度越高精确性越高可否证程度也就愈高,简单陈述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信息、经验内容更多、更可否证和检验。五、范型理论ThomasKuhn(库恩,1922—)美,哈佛博士、物理学1962,《科学革命的结构》比较:不同于证伪主义规范的劝告,而是实证的描述,是关于科学发展的社会学。关于科学与科学发展的社会学。1、问题的提出初步问题:什么是科学?科学如何发展?传统观点:科学的内容就是那些经过证实、不可能出错的事实,定律、理论的集合,科学的方法不过是收集资料的技巧和对资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逻辑推理方法。这是科学的陈述观。科学的发展是通过一点一滴的进步,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过程。深入的问题:必须确定什么人、什么时候发现或发明的当代科学中的各种事实、定律和理论。必须把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与“错误”、“虚构”、“迷信”区分清楚,因为后者妨碍科学知识的累积。现代科学的发展无法回答这些问题。2、科学观—分界标准前科学:每个学派对同一事物有独特的看法或独特的信念及独特的世界观,整个研究工作没有一定的方向,没有一定的组织。各人的工作呈散射状,不能聚焦。他们相互之间争论不休,矛头不是对准自然界,而是对准自己的同行。科学理论是包括定律、理论、规则、方法、范例及至“形式上学”原则在内的有结构的总体。科学与前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科学具有范型(范式或规范)。范型为按同一范型组成的科学工作者集体(科学共同体)一致拥有,他们按照统一范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就是常态科学。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发现有些事实不能纳入共同体的范型内,就形成反常。(数学中的悖论、光电现象、放射现象)反常增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危机,在危机中就出现新的范型,构成了科学革命。新的范型取代旧的范型又进入新的常态科学3、范型与科学共同体未严格定义,有人总结《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有二十余种含义:三类:形而上学范型,元范型,如一组信念、有效的形而上学思辩、标准、看法等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社会学范型,如公认的科学成就、具体的科学成就、科学习惯、或比作一套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成文与习惯法)等人造范型,如教科书、经典著作、工具仪器、(易经、中医药)等特点:第一它能够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第二它能够为科学家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范型好坏的比较:解释能力,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的范型。从范型到“专业基质”:是一门科学的实际工作者所共同掌握、由各种各样的条理化的要素组成、并对每一种要素都作出进一步说明的知识体系。专业基质三种知识成分:概括(理论结论,用文字或用符号):模型(发现推理过程、提供类比、给人以启发):范例:具体的题解,通过模仿学习来掌握范型。因而具有认识功能科学共同体:范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公有的东西。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型才组成了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组成,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训练是共同的,他们探索的目标是共同的,他们培养自己接班人的方式共同的。共同体的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看法比较一致、拥有和阅读同样的文选并有相同的理解。4、科学的发展前科学—常态科学—反常导致危机—新的范型常态科学:正常条件下或在范型支配下的科学研究。常态科学中的解难题:难题是指范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解,但还不知道。范型应该给科学工作者提出难题,又指出解决这些难题可能的途径。范型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工具,如科学定律,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并且这些工具足以对实践或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或难题。常态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科学工作者集中到他们有能力解决的难题,这是常态科学迅速发展的保证。(近一二百年的科学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导致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反常:一种科学发现,指发现按照原有范型无法解决的难题。按照范型应该出现A,结果A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意料之外的B。这就是反常。反常的发现存在一个过程:偶尔、重复、调整解释(归化)、预期。反常的发现既依赖于科学家个人的智慧技巧和才华,也依赖于测试统计手段和思想概念的准备危机:是常态科学家对范型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个别反常可以不理、设法同化后成为预期。但反常的数目越来越多;有些反常非常顽固,既不能排除,又不能同化;有些反常打击了范型的基本原则(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垄断为何会存在垄断利润);新范型的产生:通过非常研究构筑新的范型。往往产生于:深深浸沉于危机的人和对于旧范型的信念不牢固的年轻人或新手。非常研究:以哲学分析为先导,为新的范型作资料和观念上的准备。选择新范型的标准:精确性(从理论推导出的推断,应该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一致性(理论应当一致,不仅理论内部一致,而且与现有公认理论相一致);广泛性(理论的结论应该远远超过它最初要解释的观察结果、定律和分支理论);简单性(理论应当是简单的或美的);有效性(理论应该产生大量新的研究成果,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非理性角度来看:选择新的范型的基础是信念,新范型战胜旧范型的方法是说服。从科学发展的事实来看,新的科学替代旧的科学(学说)有两种方式:否证及自然消亡。参考书:陈璋等著: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论,邱仁宗编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波普尔:猜想与反驳(英)马克.布劳格著经济学方法论(美)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主编,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问题思考:1、经济学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2、经济学符合实证科学的要求吗?3、怎样从逻辑实证主义看经济学的发展?4、能够用证伪主义的观点看待经济学吗?5、经济学符合范式理论的要求吗?第三讲用科学哲学分析古典时代的经济学及其发展一、产生与发展过程背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时代:工业发展、海外市场的拓展前驱:威廉配第:赋税论,劳动价值问题的提出奠基者:斯密: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增长理论,分工与资本积累方法:归纳总结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体系的完成、价值理论、分配理论方法:抽象演绎穆勒:集大成者,庸俗化者方法:条理化、现象总结马克思: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再生产理论方法:归纳总结、抽象演绎、辩证法主要问题: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贷币理论总结:1、劳动供求决定实际工资率和就业水平2、技术上投入产出关系决定实际产量水平,由于劳动的投入已经由1决定,当然就可以假定固定资本存量是已知的。(以社会条件作为市场均衡的条件:价值规律)3、储蓄和投资决定利息率4、由2已知既定的产量,于是不变的货币流通速度和已知的现金供应量就决定了绝对价格水平(用货币数量论解释价格总水平)二、范式及其特点1、范式特点独特概念:工资基金、劳动力商品、剩余产品、生产劳动、比较成本平均值的研究方法:平均成本、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利润率或利息率还原法的运用:将财富、价值和分配源泉还原为劳动归纳与演绎2、范式产生和被替代的原因产生:现象的总结和概括、抽象思维的结果被替代原因:概念的定义与逻辑关系问题(比较混乱:如价值、利息与利润)解释能力问题(熊彼特:李嘉图恶习)逻辑一致性问题(价值理论与利润理论之间的矛盾)逻辑起点问题:对利益主体描述的匮乏三、逻辑与实证特点逻辑工具:自然语言、形式逻辑为主、辩证逻辑的运用例如:归纳方法和否证法的运用、关于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论证逻辑体系:是否具有明确的前提、逻辑关系的严谨程度、数量关系的精度、结论的可检验程度解释能力:多因素解释中的复杂性、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别预言的可证实性: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和工人阶级贫困化规律的检验四、用证伪的观点来分析可证伪性:价值规律是否可以被证伪证伪的前提:前提是否具有现实性、概念精确的度量和逻辑关系的准确表述生产价格理论是否是逃避对价值规律证伪的否定,是否构成特设性假设贫困化趋势规律四、体系评价积极的方面:重视经济过程中的社会条件的研究,不足的方面:对经济过程的技术条件的研究不足总体状况评价:思想丰富、逻辑关系不够严谨、理论体系不够完备、研究方法不够先进处于科学的初级状态存在的理由:1、必要的抽象(抽象法的必要性:研究分析问题时,人为的设定某种理想的条件建立某种模型是必要的,否则就难以从丰富复杂的现实世界的现象中认识事物的规律性,但适度的抽象却十分困难)2、逻辑关系的建立限于现实经济所表现的规律不成熟和研究方法3、必要的防御(为了保持新范型信心的一种手段)思考:现代新创建的一些经济学理论是否与古典经济学在范式结构上具有相同的特征第四讲用科学哲学分析现代微观经济学及其发展一、产生与发展过程核心问题:源于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核心:价格问题—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前提)产生原因:边际分析方法在效用研究中的应用产生条件:重复发现源于研究对象所体现的规律和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的特点:以技术条件为理论的逻辑基础,以区别以社会条件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以最优化数学理论为主的演绎逻辑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体系结构: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消费过程、生产过程的分析(利益主体的行为描述)2、供求均衡分析方法的建立:单一产品市场的均衡(局部均衡)3、垄断竞争理论的建立4、一般均衡理论的建立二、逻辑与实证特点1、逻辑:严谨的数理逻辑和内在的体系结构最优化方法的运用于逐步拓展(条件放宽)的体系结构(单一生产者与消费者、单一产品市场、多产品市场生产者均衡、多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均衡、一般均衡理论)2、实证:对现象的描述和概括(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结论的实证性(生产者长期均衡的利益关系)3、问题:相当多的结论不具有可以检验的特点原因:前提假设不具有现实性、结论不具有可检验的经验特征(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连续假设下的边际生产率、边际替代率、边际效用)三、范式特点范式特点:明确定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严谨的推理逻辑和适当的数理研究方法、符合人们猜想的结论范式产生原因:古典经济学范式的不足(逻辑方法的缺陷)、经济发展所体现的规律的表现(经验总结)、经济理论自身内在逻辑的发展范式的不足:经验性不足、过于理想的条件导致前提不现实、忽视了现实存在的因素(制度、信息、交易成本、决策能力、知识水平)三、用证伪的观点来分析可证伪性:其结论能否被证伪(需要知道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或已经被充分利用)问题争议:不符合理想条件是否是被证伪检验问题:边际生产力指标存在吗?一般均衡理论的结论可以被检验吗?相关问题:资本的度量问题、信息的匮乏问题、资源配置的成本问题四、体系评价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但基础却不牢固、结论尚没有达到应用的程度、还有更多的问题无法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持续存在的原因:有范型比没有范型好(但是人们不能够只在灯下寻找失物)以公认著作或教科书的产生为标志理想条件下的范型具有稳定性和防御能力没有发现更好的范型来替代(更一般的、能检验的理论)第五讲用科学哲学分析现代宏观经济学及其发展一、产生与发展过程(宏观经济学发展具有科学哲学研究对象的典型性)核心问题:收入决定产生的原因:传统理论不足以解释经济的波动产生标志:凯恩斯的通论历史过程:1、古典时代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分析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的原因。国民收入:劳动收入、财产收入、租金收入斯密:更广泛的研究了国民财富的形成和增长问题。划分总收入与纯收入,考察生产的组织形式,政府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政府与国民纳税能力的关系、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由于其构筑了体系,因而成为奠基者李嘉图:特别考察了货币流通量的变化与物价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法:布阿吉尔贝尔研究了国民经济中税收和物价水平、消费问题。认识到国民消费支出的不足与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存在依存关系;国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的增长成正比例,而与金银货币数量的增加没有直接联系魁奈: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了总量和结构分析杜尔阁:研究了社会各阶级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变化的关系,考察了社会总资本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运动、利息率对国民储蓄和投资的作用成就:认识到宏观经济问题的存在,应用了总量概念和平均数的分析方法区别:宏观与微观不分、价值论的基础不同、缺乏均衡概念2、边际革命至凯恩斯革命之间瑞典学派:维克赛尔、缪尔达尔、林达尔。特点:总量分析与动态过程分析相结合、均衡分析、事前事后分析。问题(与方法一致):利息率(货币、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均衡分析熊彼特:经济周期的波动和社会经济发展方法:均衡分析、创新与模仿。货币数量论:马歇尔、庇古、费雪、凯恩斯问题:货币数量、价格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关系其他:国民收入的统计研究和美国“新政”的理论探讨总结:数量分析、均衡分析、没有微观基础的宏观分析3、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流动偏如陷阱)、乘数原理核心问题: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等关系。4、发展(研究方法的深入、前提条件的区分和明确)1)、消费函数的发展: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取决于八种主观因素或动机(谨慎以防意外、远虑、计算利益、改善未来、独立、投资、占有自豪、贪婪)和客观因素(工资变化、收入与净收入关系、货币价值、利率、财税政策、预期收入)杜生贝和莫迪里安尼相对收入假说:由于示范作用和不可逆性,消费是现期收入与以前最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的函数。生命周期假说:个人的现期消费和储蓄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的资产和个人年龄的大小持久收入假说: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可以预期的未来总约收入即“持久收入”。排除“一时收入”和“一时消费”的影响(具有整体和总量分析的特点,充分利用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性)2)、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总量)新古典生产函数一般形式:Q=Q(K,L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K^Αl^β固定替他弹性(CES)的生产函数:Q/L=1/β*(w/P)^xw:工资、Q:产量、L:劳动力、P:商品价格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研究投入产出方法的建立哈罗德—多马模型:ΔY/Y=α(ΔK/K)+β(ΔL/L)库兹涅茨和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罗默的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杨小凯:分工演进理论3)、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兴起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供应学派非均衡理论二、范式及其发展范式特点:独有概念体系(有效需求、充分就业、三个假设)和理论逻辑核心前提:承认市场本身的不完善范式产生原因:既有理论的不足存在的问题:逻辑关系不甚清晰逻辑体系不完全一致(高级与初级差别甚大,原因在于数学工具的重要作用)逻辑前提存在疑问发展过程和方向1、从问题到问题体系基本问题:就业率、国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问题体系:就业率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价格水平的决定因素、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2、概念的演变与创新凯恩斯:利率陷阱、收入水平或产出水平决定投资与储蓄资本概念的深化技术进步与创新消费倾向价格粘性利息率概念(名义与实际、自然与货币)3、体系的深入和完善明确与区分推理前提发现数量关系(奥肯定律、费里普斯曲线)、利用证实与证伪来比较和选择理论通过演绎逻辑发现理论之间的关系、重构统一的理论体系三、逻辑与实证特点基本假设的变化:人的理性假设、信息的假设、市场状况的假设逻辑研究的方法:①数据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数据取得方式:截面分析与动态分析②均衡分析(稳定状态与稳定性分析)对均衡状况以及存在的原因的分析瓦尔拉均衡的前提:现在和未来充分信息、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无风险)、充分竞争的拍卖机制萨伊定律:前提、实物经济、固定资产水平低、投资所需信息充分、利率在调节投资和储蓄中的充分弹性等凯恩斯:利率陷阱、收入水平或产出水平决定投资与储蓄、而需求水平决定收入水平、收入分析与需求管理③非瓦尔拉均衡分析④结构分析方法1)、区分两类主体:如两类商品、两类产业、两类市场、雨种阶级、两类企业、两种价格、两种证券2)、分析两类主体在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中、利益分配中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关系⑤最优化方法和其他数学逻辑方法的引入逻辑性所存在的问题:经验关系所构造模型难以通过演绎逻辑来进行推理演绎逻辑所构建的理论又不能够得到经验关系的验证实证性的表现:理论的概括直接来源于现实规律而不是来源抽象假设用尽可能符合实际的前提来推得可以检验的结论四、用证伪的观点来分析可证伪性:经验关系很容易被证伪检验问题:经验关系也容易被证实反映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尚不够成熟五、体系评价1、发展过程评议:理论发展依据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示出的规律性、须建立在详细的统计数据基础上、采用适当数据分析和演绎推理方法、必要时引入最新的数学方法(动态论、对策论、控制论、系统分析)、不断引入新的影响因素(制度、信息、技术市场条件)2、创新的思路:不断深入、探讨更基础的原因、改变基本假设条件、扩大研究范围、引入新的因素、发现新的横向联系、发现新的规律、进行方法创新3、总括:研究对象过于复杂、理论滞后于现实、理论的证实与证伪并存、理论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似乎还缺乏统一公认的理论体系第六讲用科学哲学分析当代经济学的新发展一门科学或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主要标志是什么:首先是核心问题,其次是基本假设,最后是研究方法。一、当代经济学某些专题和学派产生与发展过程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供应学派、新经济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与国家理论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信息经济学与激励经济学、公共产品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与产权经济学二、范式及其特点范式产生的原因:既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和现实为什么:基本假设、逻辑推理过程、研究方法。产生的方法:修改既有的假设、拓展研究对象和领域、引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关于信息的假设(充分、对称)、关于交易成本的假设公共产品的研究、政府的研究、制度的研究法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博奕论的方法范式能否成立的决定因素或特点:(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共同认识)概念的定义及其息清晰程度研究对象的基本分类及其研究前提的确立推理逻辑的建立及其明确结论的获得问题:概念的定义尚不完全一致(例如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研究前提没有得到公认:例如对科斯定理的认识尚不一致逻辑关系不甚明了,也缺乏明确的结论(例如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或逻辑关系)结论:绝大多数理论只具有初步范型,有的甚至处在前科学状态。或者范型核心(共同认识)太小,不足以充分解释现实;或者有一些核心认识但相互之间不一致三、逻辑与实证特点建立理论的基本逻辑是理论的基本要求: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方法来建立这种逻辑,例如通过范例研究、归纳、反例等方法都是探寻新的逻辑的途径。问:新的经济学是否用演绎逻辑构建了理论体系建立理论逻辑的三种方式:由抽象的前提通过演绎逻辑来进行(例如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案例事实来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经验事实的数量分析来进行归纳。存在一定逻辑的理论有:发展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新经济增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与国家理论、信息经济学与激励经济学、公共产品经济学供应学派、逻辑关系不明了的有: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学说与产权经济学判定标准:有没有公认的、具体的理论逻辑(著作或论文)、与公认的理论能够取得一致,是否只有思想但是没有通过一定的方法建立起理论内在逻辑实证方面:是否能够得出用事实进行检验并证实的结论(绝大多数理论未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有一些理论例如发展经济学接近于做到这一点、有的理论只具有解释性、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不可能得到可以检验的结论)四、用证伪的观点来分析不能够得到证实就不能够被证伪如果一种理论的结论不能够为证实,新的理论的发展就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例如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对要素的分析拓展到对技术、制度、贸易等方面的分析而建立起来。证伪主义的观点应该是理论发展的比较高级阶段的评价标准五、几点启示:经典的著作和论文在研究早期中起巨大的作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了基本的研究逻辑,主要以思想来影响后来的理论的建立综述前人的研究尤为重要;发现新的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是创新如果能够建立公认的理论逻辑则有很大的贡献理论发现要得到承认比较困难,权威或许更能够体现理论发现的价值(因为既有的理论逻辑关系和存在的问题不明了,理论的正确性不是取决于理论与实事的关系而是取决权威程度,这是理论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反科学的)由于信息传播和十分迅速,不成熟的理论体系往往会导致研究过程似乎容易得到新的理论发现,但是绝大部分是重复发现。(重复发现的是容易认识到和易解决的问题,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却难以被发现和认识不分清晰)第七讲用科学哲学观分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关于对象经济的基本认识(一)、决定论或随机论(演化)要点:首先在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来看,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更多的是确定论;但是,从经济实际的过程来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加具有随机的特点。这两个方面的差别和矛盾反映了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决定着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决策能力的差异,理性和偏好的差异会导致整个经济系统是非决定性的,如果存在某种规律可能是随机性的规律,而不是结果单一的决定性的规律。马克思认为经济规律是一种趋势性的规律,这表明经济规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相反,一般均衡理论可以求得价格的唯一解,这是决定论所导致的结果。(二)、均衡论或混沌论(均衡不唯一)(三)、关于人的理性论或有限理性论(四)、关于人的属性—经济人或社会人论二、基于系统论的认识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1)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等)2)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3)由于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开放系统的特点:开放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经济系统的三个层次:经济资源的配置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系统特点:开放、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关系、存在着利益的均衡关系不同的经济学说往往基于不同的研究层次和经济的不同特点而建立:例如马克思是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将人们决策前的经济环境用一些数学函数来描述,如效用函数描述人的偏好,生产函数描述生产条件,预计约束描述制度环境,或用对策论的游戏规则描述经济制度。第二层次: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人或厂商的自利行为。一般形成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即考虑环境变化时,用最优决策分析人的自利行为的结果。第三层次:用均衡概念分析不同人或厂商的自利行为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形成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上述三个层次的分析都称为实证分析。第二、三层次的分析如果考虑时间因素,就形成动态决策和动态均衡的比较动态分析。第四层次:与价值判断有关的福利分析或规范分析。一些发展趋势:加入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于第一层次决策环境中。将制度环境的变化置于第三个层次基本工具:数学方法(高效、且排除推理本身的错误,将理论直接置于假说前提和经验的证实或证伪之间使之可验证)三、基于发展观的认识经济研究对象是发展和变化的,也是复杂的1、发展变化表现的几个方面:人的需求、技术条件、生产和服务利用的对象(生产资料)、组织形式、社会制度、伦理道德2、发展变化对经济研究影响:个体经济行为难以预测、信息获取更加困难(时效)、经济对象之间的联系更复杂(相关联系不仅是一阶的)3、经济联系更加复杂化:一般不一定存在线性的必然的联系、也可能不存在某种确定的均衡关系、很难或不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混沌)、长期预测几乎不可能(相机决策尤为重要)、经济理论将更加复杂(依赖于更高深的数学工具)、经济信息的作用更加突出(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要求更加迅速)四、经济学的推理方法1、推理的前提—假设条件经济科学总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联系或规律的一种科学猜想或一种假说性的理论解释。人们对各种经济现象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说明经济理论总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为了研究经济过程的复杂性现象,人们只要对现实进行一些简化,进行一些抽象,其结果就形成了一定的假设条件。理论研究的抽象程度及其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条件的正确确定。假设条件的地位:假设条件的确立是明确理论研究对象或问题的必要条件,理论分歧往往由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和不明确的假设条件而产生;是实现作为实证科学方法论基本原则之一—简单性原则的必要条件,为了简化研究对象联系的复杂性的需要;是理论假说具有可检验性的必要条件,有明确的前提才能够进行严密清晰的演绎推理,也才能够得到明确的可用于检验的具体结论;是具体建立和保证各种理论假说之间存在着又继承又发展的深刻联系的必要条件;它使研究者之间具有共同的语言基础,不然可能使理论研究停留于概念的长期争论不休之中(有悖于知识的累积效用)2、假设条件的确立:真实性。确保所研究的对象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的真实性,否则所研究的问题就有可能失去其实际意义。例如经济中人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假设。便利性。为了保证研究和推理的便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研究范围的限制、具体推理方法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演绎推理逻辑的正确性,简化的假设条件可能带有某种虚假性。研究范围过大可能导致研究过于复杂,难以找到有效的推理工具。研究范围太小可能又不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说,寻找具有既真实性又便利性的假设条件是理论假说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3、假设条件的分类1)、初始条件:是决定所研究问题性质和主要内容的那些在研究者看来是基本事实存在而且必须具体明确的条件。主要由经济基本理论中的公理及能由此直接推出的基本原理和形成理论假说的新的依据且能被一些观察事实证实的假设条件组成个人理性原则、商品效用递减原则、土地报酬递减原则、自由竞争原则等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中还可能提出一些具体的新的初始条件:如绝对收入假说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对收入假说中的“示范效应”分类:关于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的假设(不证自明、公认)、关于经济主体的公开行为假设(倾向性、具体、变化)、第一类个人理性等,第二类消费行为假设2)限界条件:是指有关研究中确立其变量范围限制条件的假设,它决定了理论假说模型不同的抽象程度,也决定了理论运用的限制条件。(有一定的虚假性和脱离现实的状况)例如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时,假定其他商品的供求状况和价格不变。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以“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出现3)辅助条件:指为了保证某些数学分析方法在理论假说演绎推理中应用的逻辑严密性而设立的假设条件。如某些函数关系及其特性的假设(稳定性假设、线性假设)。这种假设往往与经验内容直接相联系。4、推理方法:1)、归纳推理:内涵: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问题:归纳推理本身不是证明。用途:常用于发现(原因)、构造假说(关系与理论)、(早期穆勒5法、现代猜想与反驳)2)、演绎推理:内涵:三段论(要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特点:蕴含关系。用途:预测、构筑体系、理论比较3)、统计性推理:要求:全面、符合统计假设、有理论前提(防止虚假推断)特点:属似然性推理(一举不能证实或否证)用途:发现关系、规律4)、辩证思维:以研究对象的完备性作为推理的起点,即既考虑事物的一个方面,又考虑事物的另一方面,从而达到思维的完备。例如利息率与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两种可能:实际利息率下降,消费的机会成本下降,可以促进即期消费,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实际利息率下降,减少了预期收益,按照持久收入原则和消费占财产一定比例的假设,应该降低消费,从而使消费倾向降低。5)、、对策论方法经济学一般方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得某一个目标值的最大或最小。如果存在多于一个利益主体的状况,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会导致利益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竞争均衡理论。均衡有两种含义,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其行为不可能增加其利益,因此均衡具有稳定性的概念;同时,这种状态也意味着不可能在不损害其他方的利益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利益,是一种局部的帕累托托最优状态。五、推理的常见错误经济研究中的虚假推理及其表现:有相关性但具体方向不明确,相关程度很小,未考虑间接相关因素等。1、一般错误诉诸个别:基于个别事实的归纳或证实肯定后件:缺乏对前提的有效性检验诉诸权威或众人虚假证据:没有机理分析的归纳盲目类比合成谬误2、几种类型Z表示研究的对象,X表示由Z生成的模型,Y表示由模型X得到的预测。一区:漏失信息(建模)二区:漏失信息(预测或解模)三区:引入假信息(由于错误信息引出的假问题,并正确地解决了)四区:引入假信息(解模中)五区:假正确(应预测而不预测,或没有预测从错误模型中得出的结论)六区:偶然正确(错误的解决了一个错误的模型,却又碰巧正确,会形成错觉)例如迷信七区:无错误,正确。但只有ZYX完全重合情况下才是完全的全部正确。第八讲经济学的检验与创新问题一、经济理论的检验1、检验的原则:全面原因:经济理论中的规律具有一定前提条件并且大都具有统计性质一种检验方式:老练的实验家的共同点:(B4,p191)第一,他们不是随意取一个或几个试验的报告作为检验假设的证据,只有若干试验组成的一个“完备组”才可作为证据,才能对检验结果作出评价。第二,各个不同的完备组检验,区别在于它们所控制的相关变量的数目。第三,各相关变量组成一个“良序”,即实验家对所有的相关变量已经排好次序,因此,引进较后的相关变量时,所有排在前面的相关变量的变数的所有组合也都必须考虑进去才不失一般性。2、前提的检验内省或由更基础的前提来推演对假设的科学检验,必定包括对研究所由进行的情境的明确陈述,证据(支持或反驳)只存在于对各种不同的预先设计好并最终实现出来的实验条件中。假设成立与否,与用假设对特定条件下的现象所作的解释成立与否,是两回事。3、经验关系的检验按统计学方法进行多因素检验中有两种相关性:其一,先验相关,在实验进行前的设计中被认定的相关的变量,检验者的主观意向是要表明它们并不相关;其二,后验相关,实验结果表明确实相关的变量,此时实验者的意图在某些变量组合中受到挫折,需要至少对受检假设作某种修正。4、理论结构的检验(简单性、一致性、完备性)检验理论的路线:借助演绎逻辑,将有竞争性关系的理论中的预测、假说,理论系统、或其他类似的东西中的一些结论(具体的论述),在他们相互之间,以及其他有关的陈述加以比较,来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价、可推导、相容、不相容)四条路线(内在逻辑、实证性、内容、可检验程度):第一,在这些结论之间进行逻辑的比较,以此来检验理论系统的内部一次性;第二,考察理论的逻辑形式,确定理论是否具有经验的或实证科学的理论性质;第三,同其他的理论作比较,确定某一理论能否经过各种检验,从而确定是否构成科学上的进展;第四、找出既有理论的新的推断,考察其可以承受实践检验的程度5、检验的复杂性理论的真理性,并不能通过对现有已知事实的解释或依赖几个预言被证实,就完成了检验。原因1)、解释可能不是唯一灼的,同样经验事实可以被不同的理论推断出来。(波粒二象性、几种消费函数)2)、预测成功也不能完全判定其真理性,因为预测是有条件的个别事实。二、经济理论的评价1、评价的标准也就是选择新范型的标准:精确性(从理论推导出的推断,应该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一致性(理论应当一致,不仅理论内部一致,而且与现有公认理论相一致);广泛性(理论的结论应该远远超过它最初要解释的观察结果、定律和分支理论);简单性(理论应当是简单的或美的);有效性(理论应该产生大量新的研究成果,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论本身的评价研究对象范围、前提、方法、主要理论及其结构对象范围是否明确:经济学的定义,确定的范围是成熟的标志前提的明确与比较方法的改进:更精确、适用理论及其结构符合演绎体系要求3、解释与预测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检验来评价科学预测的作用超过解释(如消费函数的预测作用可作为评价标准)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1、理论发展的几种方式:研究对象、目的、前提、推理方法的修正、解释与预测功能的完善(吉芬商品)2、几种标准的理论回顾斯密:国富发展、分工与自由竞争、节俭与积累、归纳方法、体系李嘉图:分配问题、演绎方法、价值学说杰文斯:交换规律、演绎方法、边际效用学说凯恩斯:宏观均衡、演绎方法、消费理论与需求管理3、创新的方式渐进:逐步修正、反复讲授的结果革命:从经济学发展过程来看,许多重大假说的形成,都是从修正和改变前人的理论假说中某些基本假说条件开始的,是现代经济理论发展方式的一般表现形式,猜想来源于“问题”,即科学发展过程中已有理论与新的经验或者新的理论之间的矛盾。又取决于人们先于经验的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的范围内的“预期范域”(也可能造成主观偏见)。假说先于观察—证伪主义。假说源于“自由创造”,“自由猜测”,“自由想象”,从观察到理论之间除了自由创造以外没有其他逻辑通路。(科学中的无政府主义)注意:创新应该建立在已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累积、比较、发展的前提)第九讲理论与应用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前提1、系统的知识与理论动态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必须纳入到一个有组织的知识体系之中,进入支持这一问题解决的环境,也使这一问题的解决能够得到社会的公认。研究动态使避免重复研究的前提,也反映了研究的基础。2、问题的发现提出和发现问题是研究的基础,问题发现是以系统的知识为基础的,基于常识所发现的问题往往是无效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反映了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问题本身的价值善于发现和基础问题也有助于建立系统知识—围绕问题进行学习二、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试图在一个专业领域内确定基本事实和建立基本关系的研究应用研究是获得解决特定问题的信息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有明确的目标专业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对策研究专业技术研究是为了提高学科水平的研究、研究专业内的理论、基本关系和分析程序和技术专题研究是决策者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所作的系统研究。这一研究围绕着某一个专题进行,但会涉及到其他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本质上属于多学科的研究。对策研究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进行的研究。本质上属于多学科的研究。三、问题分析1、有效问题的提出问题应该是充分界定的并在可用资源范围内提出;问题应该用客观的词汇来描述避免价值判断;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描述使他人能够理解;问题本身可能源于感觉但应该在逻辑层次上得到开发,才能反映出研究深度。2、问题的分析问题的定义:问题的范围、目标、涉及的对象和环境解决问题的条件:现实中的条件、理论条件、研究者自身的条件问题的分解:向问题分解成比较简化可以实际解决的部分3、解决方法的形成获取可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和不同方法、比较优劣、选择四、研究的核心—形成假说1、假设的提出假说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关于未知的事实的假定的解释(事实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事实存在的原因、未来事实的预见)假说的作用:形成研究方向、使研究目的具体化、是发现新事物形成新理论的桥梁假说产生的时机:具体问题的研究、理论缺陷的发现、新现象的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产生矛盾产生的方法:归纳、类推、经验公式等具有创新特征的方法2、假说的论证基本的论证方法:直证法、否证法、归纳法直证法:通过建立起假释条件、利用既有的理论逻辑、使假说得到证明。这种方法依赖于演绎逻辑否证法:通过用演绎逻辑使假说的对立面得到否定,从而证明假说成立。归纳法:利用统计归纳方法使假说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确认。其他方法:五、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条件与方法:问题的激发、广博的知识与兴趣、追求普遍性结论的思维取向、好奇心和求知欲、具象思维、讨论创造力的表现:直觉、想象力、理论概括能力、应用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形成创造力的准则:充分的知识准备、知识的交流、直觉及其逻辑分析、以不同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兴趣与经历的多样性、对假设条件提出异议、从偶然事实中发现规律、不要害怕冒风险、忍耐静心思考不轻易放弃的性格第十讲论文的选题、结构和写作一、选题问题的价值、自己的资源条件、问题解决的可能性选题的评价:二、研究过程三、论文的形式结构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正文论述(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归纳结论四、论文的内在逻辑结构综述反映论文的研究起点:是否达到研究的前沿而不是进行重复性的研究,如审查论文引用的资料是否是最新的研究前提(理论前提与假设):明确的假设前提条件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理论的假设前提条件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是理论应用的前提。推理的逻辑过程:确定论文研究的推理过程是否正确结论反映论文是否达到了设定的主要任务,确定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重复研究和结果不重要的论文五、写作准则

【篇2】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西方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武汉大学

3. 北京大学

4. 中山大学

5. 南开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厦门大学

8. 复旦大学

9. 东北财经

10. 清华大学

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金融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西南财经大学

4. 南开大学

5. 复旦大学

6. 上海财经

7. 中央财经

8. 中山大学

9. 厦门大学

10. 暨南大学

11. 湖南大学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 武汉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上海交通大学

16. 东北财经大学

17. 南开大学

18. 中南财经政法

19. 清华大学

20. 同济大学

21. 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河南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西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22.  B等(30个):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郑州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

世界经济

1. 南开大学

2. 复旦大学

3. 武汉大学

4. 辽宁大学

5. 吉林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7. 厦门大学

8. 北京大学

9. 华东师大学

10. 南京大学

11. B+等(17个):河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

12. B等(16个):外交学院、山东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大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延边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天津财经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武汉大学

3. 复旦大学

4. 新疆大学

5. 青岛大学

6. 南开大学

7. 中国地质大学

8. 重庆大学

9. 北师大

10. 西安交通

11. 西北大学

12. 中南财经大学

13. B+等(18个):南京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山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14. B等(18个):南京大学、河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

区域经济学

1. 南开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兰州大学

4. 暨南大学

5. 厦门大学

6. 北京大学

7. 东北师范大学

8. 吉林大学

9. 武汉大学

10. 南京大学

11. 中山大学

12. 河南大学

13. 西安交通大学

14. 西北大学

15. 华东师大

16. 上海财大

17. 四川大学

18. 复旦大学

19. 东南大学

20. 清华大学

21. 东北财经大学

22. B+等(32个):西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昌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深圳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23.  等(31个):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宁波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新疆财经学院、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侨大学

财政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厦门大学

3. 东北财经大学

4. 中央财经大学

5. 中南财经大学

6. 武汉大学

7. 上海财经大学

8. 江西财经大学

9. 西南财经大学

10. B+等(14个):山东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B等(13个):天津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西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吉林大学

 

产业经济学

1. 浙江大学

2. 对外贸易大学

3. 东北财经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北京交通大学

6. 西安交通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南开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厦门大学

12. 江西财经大学

13. 暨南大学

14. 上海财经大学

15. 武汉大学

16. 复旦大学

17. 北京大学

18. 重庆大学

19. 北京工商大学

20. 湖南大学

21. 武汉理工大学

22. 辽宁大学

23. 合肥工业大学

24. 湖南科技大学

25. 上海大学

26. 上海海事大学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28. 浙江工商大学

29. 上海师范大学

30. B+等(44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石河子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四川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沈阳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31.  

劳动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中南财经政法

5. 南开大学

6. 东北财经

7. 西南财经大学

8. B+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辽宁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扬州大学

9. B等(10个):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

4. 厦门大学

5. 天津财经大学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浙江工商大学

8. 暨南大学

9. 西安交通大学

10. 辽宁大学

11. 中央财经大学

12. B+等(16个):湖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经济学院

13. B等(17个):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石河子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南大学、深圳大学

数量经济学

1. 吉林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东北经济大学

5. 清华大学

6. 西安交通大学

7. 南开大学

8. 复旦大学

9. 重庆大学

10. 厦门大学

11. 西南财经大学

12. 暨南大学

13. 上海财经大学

14. +等(21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湘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15. B等(21个):河海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合肥工业大 

国防经济学

1. A+上海财经大学

2. A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B+中央财经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5. B 中国人民大学

6.   西南财经大学

国民经济学

1. 北京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武汉大学

4. 辽宁大学

5. 东北财经大圩

6. 厦门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暨南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

10. 中央财经大学

11. 华中科技大学

12. B+等(17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

13. B等(16个):广东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国际贸易学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 南开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东北财经大学

5. 湖南大学

6. 厦门大学

7. 武汉大学

8. 复旦大学

9. 中国人民大学

10. 上海财经大学

11. 中南财经政法

12. 南京大学

13. 辽宁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中山大学

16. 中央财经大学

17. 宁波大学

18. 南京农业大学

19. 西南财经大学

20. 华中科技大学

21. B+等(30个):浙江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北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22. 等(30个):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东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会计学

1. 厦门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4. 中南财经政法

5. 中国人民大学

6. 湖南大学

7. 中央财经大学

8. 西南财经大学

9. 暨南大学

10. 武汉大学

11. 天津财经

12. 北京工商

13. 江西财经

14. 中山大学

15. 中国海洋

16. 西安交通大学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 复旦大学

19. 北京大学

20. 重庆大学

21. 南开大学

22. 辽宁大学

23. 中南大学

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5. 清华大学

26. 上海海事大学

27. 石河子大学

28. +等(42个):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29. 等(42个):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长安大学、深圳大学、河南财经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州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广东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

税收学

1. 厦门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中央财经大学

6. 中南财经政法

7. 南开大学

8. 西南财经

9. 武汉大学

10.  B+等(14个):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

11. B等(14个):复旦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四川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沈阳大学、西北大学

一、金融:   主修课程: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证券投资与管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原理等   就业方向: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社保中心、各大企业董事会秘书处等   备注:此专业最牛之处是传说中的穆老大亲自授课,每周一课,场场爆满,曾被电视台录制。适合对金钱占有欲强、控制力强的牛生   二、会计:   主修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中国税制、企业管理概论、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范围极广,主要培养适合在各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贸易公司等从事和会计有关的工作;是有传统优势的专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考取相关的会计资格证书。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备注:需要报考的同学细心,适合女生,免得把别人公司弄破产,想看美女的男同学也可考虑(08级会计72人,仅有8个男生,咳)   三、工商管理:   主修课程: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学原理、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咨询等   就业方向: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办公室职员,工商企业经理、经理助理,各大企业的管理工作,就业范围广,发展前景好。   备注:若论发展前景当属此专业,助理后就很有可能是经理了,而且可以考MBA(看清了,不是NBA)工商管理硕士   四、物流管理:   主修课程:物流企业会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工商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与采购部门工作,也可从事物流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员等工作。一般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实业、物流企、运输仓储服务企业,从事物流系兼顾划、运作、办理品级一线的办理工作。   备注:注意此专业不是你认为的搞运输的。据最近的调查,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60余万人,物流人才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有真才实学的物流毕业生就业前景是普遍被看好的。本校06级毕业生已创办自己的物流公司,招聘的员工都是本科毕业生,这什么世道。   五、电子商务:   主修课程:数据处理、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经济学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理论、网站建设、数据库技术、网络营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在网上开店,进行创业。随着互联网的推进,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在所有行业、企业享有独特的优势。   备注:知道阿里巴巴吗,那就是电子商务企业(本校毕业生已成员工),这个专业潜力和实用性最强,想想未来的购物几乎都要在网上完成,谁还大热天去外面讨价还价,鼠标一点就OK了。未来不用太远,10年吧,也就是大家30岁的时候,哇好快。   六、市场营销:   主修课程:营销学原理,国际贸易,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市场研究,营销战略管理等   就业方向:各大企业销售精英。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仍是2005年需求量最大的职位。营销类专业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市场的一步步规范化,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其核心就是营销人才的竞争。   备注:注意,不是培养推销的,而是懂市场,有头脑的销售精英。知道杜拉拉吗,如何从销售助理变成年薪50万的主管的,楷模的力量是无穷滴  

【篇3】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2016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介绍

  经济学是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是当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经济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毕业生就业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有不少院校开设了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这一专业, 对于报考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人来说,经济学考试科目无疑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那么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都考什么科目呢?下面让我们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据了解经济学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这一攻读形式,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都考什么?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英语水平测试

  同等学力英语水平测试考试时间为1小时,满分100分,60分算及格。该考试科目难度在英语4级到6级之间,随着2013年取消了对卷一、卷二分数的要求后,未来同等学力英语水平测试取消了翻译部分。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水平测试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水平测试主要考察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共一份试卷,考试时间1小时,满分100分,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重相当,因此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可以只侧重一门,要全面综合的复习。

【篇4】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西方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武汉大学

3. 北京大学

4. 中山大学

5. 南开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厦门大学

8. 复旦大学

9. 东北财经

10. 清华大学

B+等(16个):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B等(16个):暨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青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金融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西南财经大学

4. 南开大学

5. 复旦大学

6. 上海财经

7. 中央财经

8. 中山大学

9. 厦门大学

10. 暨南大学

11. 湖南大学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 武汉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上海交通大学

16. 东北财经大学

17. 南开大学

18. 中南财经政法

19. 清华大学

20. 同济大学

21. B+等(30个):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河南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西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22. B等(30个):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郑州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大学

世界经济

1. 南开大学

2. 复旦大学

3. 武汉大学

4. 辽宁大学

5. 吉林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7. 厦门大学

8. 北京大学

9. 华东师大学

10. 南京大学

11. B+等(17个):河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

12. B等(16个):外交学院、山东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云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大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延边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天津财经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武汉大学

3. 复旦大学

4. 新疆大学

5. 青岛大学

6. 南开大学

7. 中国地质大学

8. 重庆大学

9. 北师大

10. 西安交通

11. 西北大学

12. 中南财经大学

13. B+等(18个):南京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山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

14. B等(18个):南京大学、河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徐

州师范大学

区域经济学

1. 南开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兰州大学

4. 暨南大学

5. 厦门大学

6. 北京大学

7. 东北师范大学

8. 吉林大学

9. 武汉大学

10. 南京大学

11. 中山大学

12. 河南大学

13. 西安交通大学

14. 西北大学

15. 华东师大

16. 上海财大

17. 四川大学

18. 复旦大学

19. 东南大学

20. 清华大学

21. 东北财经大学

22. B+等(32个):西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昌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深圳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23. 等(31个):云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宁波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新疆财经学院、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侨大学

财政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厦门大学

3. 东北财经大学

4. 中央财经大学

5. 中南财经大学

6. 武汉大学

7. 上海财经大学

8. 江西财经大学

9. 西南财经大学

10. B+等(14个):山东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北京大学、辽宁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

B等(13个):天津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西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沈阳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吉林大学

产业经济学

1. 浙江大学

2. 对外贸易大学

3. 东北财经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北京交通大学

6. 西安交通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南开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厦门大学

12. 江西财经大学

13. 暨南大学

14. 上海财经大学

15. 武汉大学

16. 复旦大学

17. 北京大学

18. 重庆大学

19. 北京工商大学

20. 湖南大学

21. 武汉理工大学

22. 辽宁大学

23. 合肥工业大学

24. 湖南科技大学

25. 上海大学

26. 上海海事大学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28. 浙江工商大学

29. 上海师范大学

30. B+等(44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石河子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河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四川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沈阳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31. B等(43个):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商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长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北大学、长江大学、吉首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宁波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太原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海大学

劳动经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中南财经政法

5. 南开大学

6. 东北财经

7. 西南财经大学

8. B+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辽宁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扬州大学

9. B等(10个):中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

1. 中国人民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

4. 厦门大学

5. 天津财经大学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浙江工商大学

8. 暨南大学

9. 西安交通大学

10. 辽宁大学

11. 中央财经大学

12. B+等(16个):湖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经济学院

13. B等(17个):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石河子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南大学、深圳大学

数量经济学

1. 吉林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东北经济大学

5. 清华大学

6. 西安交通大学

7. 南开大学

8. 复旦大学

9. 重庆大学

10. 厦门大学

11. 西南财经大学

12. 暨南大学

13. 上海财经大学

14. +等(21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湘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15. B等(21个):河海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州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合肥工业大

国防经济学

1. A+上海财经大学

2. A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B+中央财经大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5. B 中国人民大学

6. 西南财经大学

国民经济学

1. 北京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武汉大学

4. 辽宁大学

5. 东北财经大圩

6. 厦门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暨南大学

9. 中南财经政法

10. 中央财经大学

11. 华中科技大学

12. B+等(17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河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

13. B等(16个):广东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国际贸易学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 南开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东北财经大学

5. 湖南大学

6. 厦门大学

7. 武汉大学

8. 复旦大学

9. 中国人民大学

10. 上海财经大学

11. 中南财经政法

12. 南京大学

13. 辽宁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中山大学

16. 中央财经大学

17. 宁波大学

18. 南京农业大学

19. 西南财经大学

20. 华中科技大学

21. B+等(30个):浙江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北大学、江南大学、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苏大学、兰州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22. 等(30个):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沈阳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东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

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会计学

1. 厦门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4. 中南财经政法

5. 中国人民大学

6. 湖南大学

7. 中央财经大学

8. 西南财经大学

9. 暨南大学

10. 武汉大学

11. 天津财经

12. 北京工商

13. 江西财经

14. 中山大学

15. 中国海洋

16. 西安交通大学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 复旦大学

19. 北京大学

20. 重庆大学

21. 南开大学

22. 辽宁大学

23. 中南大学

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5. 清华大学

26. 上海海事大学

27. 石河子大学

28. +等(42个):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29. 等(42个):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工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长安大学、深圳大学、河南财经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州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广东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

税收学

1. 厦门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

3. 上海财经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中央财经大学

6. 中南财经政法

7. 南开大学

8. 西南财经

9. 武汉大学

10. B+等(14个):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

11. B等(14个):复旦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四川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沈阳大学、西北大学

一、金融:

主修课程: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证券投资与管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原理等

就业方向: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社保中心、各大企业董事会秘书处等

备注:此专业最牛之处是传说中的穆老大亲自授课,每周一课,场场爆满,曾被电视台录制。适合对金钱占有欲强、控制力强的牛生

二、会计:

主修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中国税制、企业管理概论、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范围极广,主要培养适合在各大企业、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贸易公司等从事和会计有关的工作;是有传统优势的专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考取相关的会计资格证书。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备注:需要报考的同学细心,适合女生,免得把别人公司弄破产,想看美女的男同学也可考虑(08级会计72人,仅有8个男生,咳)

三、工商管理:

主修课程: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学原理、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咨询等

就业方向: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办公室职员,工商企业经理、经理助理,各大企业的管理工作,就业范围广,发展前景好。

备注:若论发展前景当属此专业,助理后就很有可能是经理了,而且可以考MBA(看清了,不是NBA)工商管理硕士

四、物流管理:

主修课程:物流企业会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工商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与采购部门工作,也可从事物流营销策划、商品调研员等工作。一般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实业、物流企、运输仓储服务企业,从事物流系兼顾划、运作、办理品级一线的办理工作。

备注:注意此专业不是你认为的搞运输的。据最近的调查,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60余万人,物流人才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有真才实学的物流毕业生就业前景是普遍被看好的。本校06级毕业生已创办自己的物流公司,招聘的员工都是本科毕业生,这什么世道。

五、电子商务:

主修课程:数据处理、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经济学原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理论、网站建设、数据库技术、网络营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在网上开店,进行创业。随着互联网的推进,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在所有行业、企业享有独特的优势。

备注:知道阿里巴巴吗,那就是电子商务企业(本校毕业生已成员工),这个专业潜力和实用性最强,想想未来的购物几乎都要在网上完成,谁还大热天去外面讨价还价,鼠标一点就OK了。未来不用太远,10年吧,也就是大家30岁的时候,哇好快。

六、市场营销:

主修课程:营销学原理,国际贸易,消费者行为学,销售管理,市场研究,营销战略管理等

就业方向:各大企业销售精英。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仍是2005年需求量最大的职位。营销类专业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市场的一步步规范化,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其核心就是营销人才的竞争。

备注:注意,不是培养推销的,而是懂市场,有头脑的销售精英。知道杜拉拉吗,如何从销售助理变成年薪50万的主管的,楷模的力量是无穷滴

【篇5】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公共经济学思考2005年全国9所高校参加“国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预示着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自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在我国实行以来,人们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事实上已经接受了这一制度。那么,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是否将要延续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还是会因为研究生教育的殊异性从而使得收费制度难以甚至不宜推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体上主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对立的观点:赞成者认为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收费,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主流发展方向;反对者则认为研究生属于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公共产品,担心研究生教育收费会使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因此而放弃读研,同时也认为研究生收费会成为扼杀“大师”的元凶,带来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这样会有悖于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尽管不一而足,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目前也尚在试行阶段,但对此问题的探讨,无疑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尝试从公共经济学方面对此进行探讨。一、研究生教育:公共产品抑或私人产品研究生教育应不应该收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教育是不是一种公共产品。按照现代公共经济学对教育服务产品的区分,教育的属性因教育的层次而不同,而不同属性的教育成本和费用也是由不同的主体所提供的。如义务教育由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所以受教育者的成本和费用一般都是由国家(政府)所承担。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成本都是由政府来承担,尤其是基础教育之外更高层次的教育。一则因为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客观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不断膨胀的教育需求,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如此;二则因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而个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成本和收益”的具体衡量来决定这项教育投资,这时候的教育往往具有一种私人产品属性。当然也有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教育,如一些继续教育,这时候需要政府和个人来共同支付教育成本。义务教育以及一些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其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存在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样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存在着一些有这种教育需求但又没有能力投资的个体,而私人往往不愿意生产这类商品,这时候这种教育投资只能由政府来生产或提供,既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也可以理解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来增加国家、社会宏观上的收益。而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除了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外,最直接还是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显性的或潜在的经济效益。因此,从理论上讲,研究生教育从总体上讲更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我们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的大规模招生,这种大规模的招生在促进国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阿时,也带来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的不平衡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仅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社会中高学历人才比重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现代社会结构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有机成本结构提高、社会的劳动力过剩,竞争机制成为人们获得收益的前提,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人们提高竞争能力、获得更多收益的一个主要途径。经济学用教育收益率作为衡量教育的经济报酬的指标,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专题研究表明,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增长过程,多接受一年的教育的收益率水平从1991年的2.95%增加到1995年的4.66%,进而增加到2000年的8.53%。研究还表明,教育年限的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工作年限的作用。因此,研究生教育私人需求的增加成为一种趋势,给该教育的私人属性的偏重提供了有力的证明。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中国是以世界1%左右的教育经费支撑着占世界20%以上人口的教育。国家投入教育的财政经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投入于基础教育即义务教育,另一部分投入于高等教育。教育收益也不同:基础教育针对的是全体国民,关系整体国民的素质;高等教育针对极少部分人,基础教育的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另外,我国基尼系数超过了警戒线,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大对贫富差距的重视,而教育的差异导致工资的差异,工资的差异又导致接受教育程度不一样,进而又带来收益的差异,结果使得差异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区别看待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这种收益的差异呢?二、成本与效益:研究生“付费”的经济衡算我们知道,基础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高于私人收益率,而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低于私人收益率。因此,在财政的教育支出方面,基础教育的比重要明显大于高等教育。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一方面,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高等教育要加大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大教学、科研设施的投入,作为收益者之一的受教育者有义务来承担所需经费的一部分。国家财政政策的取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私人属性要大于公共属性。从经济学角度看,教育是一种生产活动,是需要考虑投入产出关系的一种经济活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正如舒尔茨所说的:“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私人有意识的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含在人体内,会在将来作出贡献。”我们可以以现正尝试实施的研究生收费制度中一部分自费研究生为主体,对此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在这里,我们将个人的研究生教育看作是研究生的收益的单一的解释变量,个人的教育支出成本仅用交纳的费用衡量,那么,自费研究生与公费研究生的成本支出差异的理论依据可以用人力资本理论加以解释。一定的投入带来一定的产出,在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中,对于能够接受教育的研究生,存在着潜在的衡量标准,即是否具备补偿政府投资的人力资本,达到了这一标准,无需缴纳费用进行补偿,而在这一标准之下,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充,我们可以将自费研究生交纳的费用看作是相对于公费研究生对自身的前期的人力资本的一种补充。随着教育带给个人的效益相对于带给社会效益的增加,这一潜在的标准将会提高,这必然会导致对接受教育者实行某种形式的收费制度。在自费研究生用交纳的费用补偿了自身前期的人力资本不足后,其与公费研究生的支出成本都达到了潜在的衡量标准。在自费者与公费者之间,由于自费者一部分投入成本的显性,其更希望使自己超出的投入能够得到补偿,自费往往成为研究生在科研上的激励动力。研究生的学习和其经济利益更直接地联系起来,研究生会努力学习以争取短期回报(拿奖学金)和长期回报(掌握真才实学,将来更好地工作),这将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这要有个前提:收费以后,将会配套改革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奖励力度加大,奖学金的竞争机制也会更健全,这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从现行自费研究生培养可以预测,研究生收费制度可以实行,关键要有相配套的机制。三“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研究生收费制度亟待制度创新研究生收费制度由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高效率使得其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这种高效率会不会与社会的公平冲突呢?对社会公平有多种界定。“平均主义”认为:社会的所有成员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即为公平;“罗尔斯主义”认为:公平是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功利主义”认为:公平是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市场主导主义”认为:市场结果是最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因此以市场作为分配这一权利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个人享有的权利,所以以社会总效用来衡量决定个体的效用水平也是不合适的。对于受教育权这样的个人基本权利,罗尔斯的公平主义是适合的,即使社会境况最糟的人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权利。罗尔斯主义不同于平均主义,它不要求绝对的公平配置,在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采用罗尔斯的观点对社会公平进行界定是最合适的。按照这种公平观,研究生收费制度中潜在的衡量标准存在导致对部分人的收费对于通过自身努力或具备特殊禀赋而达到标准的人来说,是公平的。而根据“谁收益、谁付费”的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观点来说,也是公平的,但是当潜在的标准过高或当学费额过高时,这种公平将转化为不公平,工资与教育年限的关系将使得社会境况最糟糕的人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研究生收费制度带来的一个潜在的、也是最可怕的弊端就是那些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候选人因为付不起学费被拒之门外。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国家作为教育生产活动的投资者之一,并不能获得全部的收益,因此,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全盘公费进行研究生培养,对于国家(政府)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巨大的财政支出已越来越难以承担,而研究生教育中收费的潜在的衡量标准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因此,研究生收费制度在效率与公平中是否冲突,不仅仅取决于研究生收费制度要不要存在,更是一个如何存在的问题,即研究生收费制度的设计问题。1,根据学生具备的人力资本的不同,确定与标准的差额,收取费用学生具备的能力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上距离潜在的衡量标准的差距不一样,对全部学生收费,还是对部分学生收费取决于衡量标准的高低。如果这种标准高于所有学生的人力资本积累,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得交纳自身人力资本与衡量标准相差的数额。如果这种标准的数额低于所有学生的积累资本,那么,所有的学生接受免费教育。目前的趋势是标准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一部分学生收取,另一部分学生不收取。对于学生积累的人力资本的计算,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券制度,政府将其用于研究生教育部分的财政折合成教育券的形式,代替原来的学生补助、奖学金以及对高等院校的补贴。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其教育券继续有效,由受券的高校向国家换取相应金额的费用,用以办学;对于没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其教育券由政府收回,政府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学生的人力资本的计算不仅仅要通过一次入学考试来衡量,而是一个学生真正的人力资本积累。2,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第一,高校的竞争机制。各高校作为教育产业中的主体,同样要遵循“优胜劣汰”规则,各高校的收费标准与它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及教育质量之间的性价比是学生择校的重要标准。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就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市场化程度在逐步提高,那么高校作为教育产业中的生产主体,供求决定价格,要想在市场中生存,必须遵守市场规则,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二,奖励机制的定量设置。目前的研究生奖励机制的评估没有严格的限定,甚至存在着“轮流”的状况,而且对于参加导师的课题组工作的学生,导师给予的报酬主观性很大,往往激励动力不够。在研究生教育收费之后,奖励成为研究生生活补贴的重要来源,学生个人人力资本的增加通过获得奖励的形式体现,导致与衡量标准的差距缩小,得到相应的补偿得以表现。可以借鉴美国的全额奖学金制度和半额奖学金制度,并对获取的标准进行量化,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加倍努力。第三,金融机构的介入。贷学金制度是国际通用的助学方式,但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影响作用还不够大。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年限决定了其还贷的能力比较高,且普遍有着较好的信用度,日后可能成为金融机构的稳定客户,因此,金融机构有理由介入到其中来。通过放宽贷款条件(有研究生入学通知书或研究生在读的相应证明即可向国家相应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利息放低,研究生本人贷款,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均可提供担保)、提高金额(贷款金额应足够支付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延长还贷期(借鉴住房贷款的经验,还贷期限可延长到10-15年)等措施鼓励研究生通过贷款完成学业。第四,弹性学制的实施。研究生教育作为一项生产活动,其生产效率不仅受教育者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个人因素,因此,就没有任何理由强行规定受教育的年限,只要达到毕业的条件,就可以提前毕业或者中途就业筹集资金再继续完成学业。这使得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用能力对资金进行补偿,同时排除了一部分学生因资金短缺无法完成学业的可能。

【篇6】2020年党校研究生经济学原理复习资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

  答案一律无效。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5. 其它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

  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② 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改革

  ③ 增量改革

  ④ 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⑤ 先试点,后推广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2、 对于吉芬商品而言,当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A 替代效应大于零,收入效应大于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B 替代效应大于零,收入效应小于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C 替代效应小于零,收入效应小于零,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D 替代效应小于零,收入效应大于零,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3、 不属于国际贸易当代理论的是______________ .

  A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B 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C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D 技术差距论

  4、 长期性倾销要想成为可能,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 .

  ① 出口商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

  ② 对手国不报复

  ③ 国内外市场存在弹性差异

  ④ 出口国对于国外商品设置足够高的贸易壁垒

  ⑤ 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5、 在讨论税收公平原则时,下面哪个不是主要考虑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

  A 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原则 B 收益原则

  C 福利损失最小原则 D 能力原则

  6、 根据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由如下哪些因素决定? __________.

  ① 经济开放程度

  ② 经济规模

  ③ 经济制度

  ④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⑤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⑥ 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7、 关于乘数理论,在三部门经济体系中,下列说法哪个不对? ______________.

  A 投资乘数的绝对值一定等于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

  B 政府购买乘数一定大于平衡预算乘数

  C 税收乘数的绝对值一定大于平衡预算乘数

  D 投资乘数的绝对值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比较结果是确定的

  8、 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① 财政平衡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

  ② 外部冲击

  ③ 无弹性税制

  ④ 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⑤ 意外冲击

  ⑥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税收结构不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 收入指数化

  3、 幼稚产业

  4、 赤字依存度和赤字比率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2、 主流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AS曲线是如何得到的?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3、 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及升贴水公式

  4、 请说明最适课税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请论述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以及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 试论述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   2012同等学力经济综合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C 7、C 8、D

  二、名词解释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以RCS代表。呈递减趋势。

  2、收入指数化:实践中形成工资上涨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出现之后,工人以此为理由要求增加工资。如果工资的上涨超过通货膨胀率,那 么就会形成新一轮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为此,经济学家建议执行收入指数化政策,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 之上升。比如,政府规定,工人工资的增长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收入指数化可以是百分之百指数化,即工资按物价上升的比例增长,也可以是部分指 数化,即工资上涨的比例仅为物价上升的一个部分。

  3、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有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

  4、赤字依存度与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是指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赤字比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说明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

  三、简答题

  1、在短期内,产量曲线与成本曲线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果说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 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影响为例。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MC=rL/MPL和AVC=rL /APL。即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这就意味着,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 下,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先增后减,从而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一定是先减后增的,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形。不 仅如此,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边 际成本是先减后增的:且反映了总成本增加的速度,因而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减阶段,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相反,总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递增阶段,增长速度加 快。

  2、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量的基本过程是,价格总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就业量通过厂商的生产影 响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量。因此,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生产函数再到总产出量的过程而得到的。

  不同派别在推导总供给曲线过程中的区别在于价格总水平如何影响劳动市场。按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价格总水平对短期和长期的劳动需求和供给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总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1)在短期内,由于工人具有货币幻觉,只注重货币工资,并且经济中货币工资通常具有下降刚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结果价格总水平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在充分就业前和就业后有很大不同。

  (2)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如果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厂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但劳动者并不愿意在这一实际工资下提供厂商所需要的劳动。结果,货币工资必然会升高直到劳动市场再次处于均衡状态为止。

  (3)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的均衡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此时增加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水平增加。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增加总需求只会影响价格而不增加总产出。

  3、(1)远期汇率公式推导:公式只考虑利息率和汇率的关系。

  设h代表本国, f代表外国, R为利息率, E为汇率, o与t为时间,Y为货币量:

  有Y量本币,存入银行 则本利和为:Y(1+Rh)

  如果将Y量本币换成外币存入银行 则本利和应为: Y·Eo(1+Rf)

  如果远期汇率为Et, 则到期时应有:Y·Eo(1+Rt)/Et

  即一年后将外币本利和再用当时的汇率换成本币的数量

  按照一价定律,本币一年的本利和=外币一年本利和用远期汇率折算的本币数量

  Y(1+Rh)=Y·Eo(1+Rf)/Et

  Et=Eo(1+Rf)/(1十Rh) Et即为所求的远期汇率。

  (2)升贴水公式推导:设 Y为存入银行的一笔钱

  Rn=国内利率 E0=即期汇率, Rf=外币利率 Ef=远期汇率

  根据一价定律:Y×E0(1+Rf)/Ef=Y×(1+Rn)

  推出 Ef=E0×(l+Rf)/(1+Rn)

  推出 Ef/E0=(1+Rf)/l+Rn)

  两边同时减1,得 (Ef-E0)/E0=(Rf-Rn)/(1+Rn)

  若Rn数值很小忽略不计,则 远期升水(贴水)公式为Ef-E0=E0(Rf-Rn)

  4、最适课税理论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体系进行分析的理论。

  (1)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的而非相互替代,因为这两大税系各自都有优缺点。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分配公平为主,就应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以经济效率为主,就应选择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

  (3)逆弹性命题。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这种逆弹性命题也称为拉姆斯法则。

  (4)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

  (5)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6)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U"型。即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适当提高,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应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

  (1)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以盈利为目标经营国有资产之间的冲突。

  (2)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交易性之间的冲突。

  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1)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微观基础。

  (2)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为体制模式的转换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3)只有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实现宏观控制方式的转轨。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改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在信用市场上存在着两个基本的货币传导渠道,即: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1)银行贷款渠道。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的机制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之上,即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为它们特别适宜于处理特定 类型的借款者,特别是小企业,那里不对称信息问题特别突出。当然,大企业可以不必通过银行而通过股票和债券市场直接与信用市场发生联系。这样,减少银行储 备和银行存款的紧缩货币政策将通过对这些借款者的作用产生影响。货币供给(M)下降,使得银行存款(D)减少,进而使得银行贷放出的贷款下降。银行贷款 (L)下降,使企业投资(I)减少,从而使总产出(Y)下降。以图式表示,这一货币政策效果就是:M↓→D↓→L↓→I↓→Y↓。

  (2)资产负债表渠道。资产负债表通过企业资本净值发挥货币传导的作用,是建立在下面的认识之上,即很低的资本净值意味着贷款者实际上对他们的贷款获 得很低的担保,同样,来自逆向选择的损失增大。资本净值的下降,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因而导致减少作为投资支出资金来源的贷款。企业很低的资本净值也增加了 道德风险问题,因为那意味着所有者在他们的企业中拥有更低的股本回报,便刺激他们投资于风险项目。由于从事高风险事业使得贷款者收回借款更不可能,企业资 本净值的减少导致贷款的减少从而投资支出减少。

  货币政策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紧缩的货币政策(M↓),引起证券价格下降(Pe↓),这进一步使企业的资本净值下降,由于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问题的增多,因而导致投资支出(I↓)和总需求下降(Y↓)。这便引出了货币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下述图式:M↓→Pe↓→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L↓→I↓→Y↓。提高利率(r)的紧缩政策也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因为它减少了现金流。这就为资产负债表渠道引出了以下附加图 式:M↓→r↓→现金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L↓→I↓→Y↓

  信用渠道不仅限于对企业的支出起作用,同样也适用于消费支出。由货币紧缩引起的银行贷款下降势必引起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和住房购买的下降,他们没有其他的信用来源。同样,利率的提高会引起家庭收支表的恶化,由于他们的现金流受到相反的影响。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本文来源:http://www.jsxqjc.com/bylw/27365.html

相关阅读
  • 经济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经济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精选四篇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精选四篇
  • 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五篇 石家庄经济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五篇
  • 1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汇编7篇 1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汇编7篇
  • 2024年安徽省合肥经济学院人才招聘107人公告【热】 2024年安徽省合肥经济学院人才招聘107人公告【热】
  • 出国留学经济学专业锦集四篇 出国留学经济学专业锦集四篇
  • 魔鬼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 魔鬼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4篇)
  •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锦集三篇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锦集三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