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精选7篇


预习 2023-11-07 15:28:54 预习
[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ww.jsxqjc.com--预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孩子往往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通过预习,孩子就能够分清楚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重点,还会找到自己学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果自然会好。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大都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听课之前,他们都是有准备、有疑问、有目的地去听课的。

2.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听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做课堂笔记。如果不经过预习,孩子就会盲目地抄老师的板书,往往会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哪些内容教材上有而不必记,哪些内容是书上没有的或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而必须详细地记。

一些孩子上课时听课的效果很不好,我曾这样教育他们:“上课要集中精力,积极地去思考和理解问题。”但这些孩子竟然委屈地告诉我:“老师,上课时我忙着抄你的板书都抄不过来,哪有时间和精力动脑筋去思考和理解问题呀?”

这些孩子就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他们上课之前经过预习,那就能分清楚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记录,哪些内容不需要记了。这样不仅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3.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如果一个孩子能坚持进行预习,自学能力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会加快,思维变得敏捷,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就会提高。一个具备很强自学能力的孩子,他的成绩是没有理由不好的。

第二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㈠家长们在教育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之前,一定要让他了解预习的目的,以及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让孩子找到功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或是存在的问题,预习不要求深,只要孩子能够发现问题,第二天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㈡教孩子合理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不用门门功课都预习,只把你平时认为很难的科目预习好了就行了。其实,预习是有所选择的。首先,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其次,预习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所以,当孩子刚刚接触预习时,家长们可以这样建议他们,先选择一门或者是两门学起来感觉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等尝到预习的甜头,积累了比较熟练的技巧后,再一点点扩大预习的范围。当然,预习也不要平均用力,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不作为预习的重点,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己薄弱的学科上。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总的预习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这种课前预习最好是在成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

㈢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适用的是阅读法。

阅读法的具体做法是:预习开始时,首先将新内容从头到尾朗读或者默读一遍,对新内容进行简单的浏览,了解知识脉络和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确定基本内容、思路。然后再读一遍,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做批注、摘抄,使预习过的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有利于听课时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最后把一时无法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留到听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直到弄懂弄通。

此外,孩子在预习的时候,必然会碰到一些不容易明白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建议孩子制作一套预习符号。比如,“?”表示疑问,“﹏﹏”表示不太清楚,“『』”表示不懂的词语等。

第三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偏差,而他们一天当中大多数时间是与父母一起度过的,预习中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家里度过,所以要充分分挥家长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预习环境。

(一)提高家长对预习的认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我们发现有的家长错误的认为,老师布置的预习是为了自己减轻负担,第二天上课容易上,而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学生回家预习就是先让家长给提前讲解一遍,这样还要你们老师做什么?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仅没有调动学生在家自主预习的主动性,还耽误了家长的时间。造成第二天到课堂上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早会了,也失去了对新知识的探索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与学校领导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开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开课活动,使家长们认识到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每位家长应尽的职责。家长会一开始我们改变了过去教师直接发言的惯例,提前安排一组情境表演(老师表演妈妈,一个学生表演孩子。)大体情境就是:一个孩子放学了,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做完了作业,向正在忙家务的妈妈喊了声:我作业做完了。这时妈妈让他预习一下明天的课,孩子说我这么聪明不预习都比好多学生考的分高。妈妈并没有生气,而是亲切的说,你是还没有尝到预习给你带来的好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学生带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妈妈合作起来。第二天回来就高兴的大喊:“妈妈,今天老师讲课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我们想个办法解决,我是第一个举手的,当老师知道我是在家提前预习时,夸我是个爱思考,学习勤奋的好孩子。今天晚上我还想预习”。通过情境表演足以让家长们认识到预习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发挥家长们的特长,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增砖加瓦。

(二)教给家长预习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让家长在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预习环境,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开课给家长授课,让家长参与到学习中来,参与到预习中来。

1. 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尽量让自己解决

要求家长再忙也要尽量抽时间检查孩子的预习完成的情况,当孩子遇到疑难问题被难住了时,家长要注意不要孩子一问就什么都给代劳,有些题是孩子经过思考、费点力就能解决的,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思考的乐趣,遇到问题乐于去思考、探究。而长期遇到问题让家长代劳的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依赖心里,养成依赖习惯,学习上就很难养成自己去克服困难、解决难点的习惯了。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但这并不是让家长置之不理,当孩子遇到疑难时,家长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适当引导,发现孩子在细节中表现出的进步,应当充分肯定他们的价值,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在孩子身上挑小毛病,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他提个小建议进行完善预习,这时大多数孩子都能接受。

2.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指导

预习的目的之一是让孩子知道明天的课要学会什么。如果孩子对将要学习的新课目标明确,上课听讲的时候他才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一节课下来,他才会明确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我们鼓励家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向老师发飞信、打电话或发邮件等形式,根据孩子的特点向任课老师了解孩子在校上课的表现,常翻阅孩子的课本,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再向老师了解授课内容和进度,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孩子沟通,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确定什么是近期学习的重点、难点。以此来增强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家长要注意孩子在每个细节中表现出的进步,做出及时的肯定。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当孩子在指定的时期内都能认真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要求去做的,家长通过发表扬信给老师,让孩子得到老师的认可,还可以加盖“红花”、“小星星”等,以示鼓励。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预习问题上不可盲从。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指导,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比预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作业以外的时间把以前薄弱的环节及时补上。

第四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预习也不例外。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精神负担,而会觉得它是一种乐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甚至创造性地探索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终生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而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如何强化预习意识、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呢?

(一)明确预习的要求,有的放矢,难易适度。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我们的教材每篇课文都各有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明确预习的要求,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去预习,在预习初期为学生拟定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书写提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有针对性,针对学习的内容,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要有启发性,题目深浅,难易兼顾,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操作性要强,步骤明确,指导清楚;趣味性要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嚼青橄榄的滋味,逐步体会出预习在学习中的乐趣。例如预习古诗《赠汪伦》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预习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2、标出生字词,并利用各种工具解决生字词,掌握音形。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正确朗读诗句,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尝试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不懂的问题等。4、搜集有关朋友深厚情谊的古诗或名言警句。当学生完成预习要求后,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坚持做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定向预习逐步发展到自主预习。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的阶梯,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去做好课前预习,从而掌握一些预习方法,养成独立预习的良好习惯。为了避免盲目性,预习要求不宜太难,刚开始时目标要切合实际或略低一点。

(二)树立预习榜样,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学生的预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预习初期需要全程跟踪,对预习作业进行及时检查和批改,当学生逐步形成预习习惯时,组织小组内检查,全班交流等。在检查过程中,对学生的预习态度、预习方法、预习深度、预习效度做到深入了解。经常从中筛选出预习好的同学为本班的“预习好习惯标兵”,做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利用上课前几分钟,让这些“标兵”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预习做法和预习心得,使大家一起分享预习的快乐。这样,有了班上预习榜样的正面引导,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大部分学生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去完成预习作业了。这时教师的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都能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如此一来,就会在班上形成了预习的良好氛围。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三)在预习中适当采用竞赛形式,增强预习的兴趣。

争强好胜是孩子们的特点,把竞争意识引入预习中,能够改变他们把预习当作负担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采用的方式有:1、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谁说的大家能听懂,谁能回答大家在预习中的疑问,谁就是今天的小老师。2、在课堂上进行预习生字词的训练时,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预习掌握生字词,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竞赛,看谁最快最准确,也就是最多地掌握生字词。3、采用故事赛、朗诵赛、知识赛等形式检查预习。如在班中推出“故事大王擂台赛”,每周评出一位故事大王;4、在班级中设立预习“星级评比栏”进行评比加星,表现优秀的就相应的给予增加星,而对于退步的同学就相应地减少星,学生通过看小星星就能了解自己在预习方面的表现情况。这样,既激发了他们预习的兴趣,也提高了预习的效果。

第五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又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1.良好学习习惯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学生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它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使学生终生受益。

2.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小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较快的时期。学生学习姿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因此,必须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近视、斜视、弯腰、驼背等现象的发生。

3.良好学习习惯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包括一般的写字习惯、阅读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还有它更多的内涵,如课堂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等习惯,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一定时期形成并要长时期保留进而发展的良好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尤其是在认真思考、及时订正、坚持预习等方面影响更大。年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因此,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根本保证。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

(一)课前

1.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低年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预习;中年级要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主动预习;高年级要学会制定目标,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要了解教材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预习笔记。

2.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二分钟前,应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课本、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

(二)课中

1.良好的“三姿”习惯

1、学生“三姿” 要求——写姿、坐姿、站姿

写姿要求: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读书眼睛离书本一尺左右;写字时上身坐正,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1寸左右处,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坐姿要求:上身与站立姿势基本相同,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臀部坐在椅子上,两腿上半部自然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站姿标准:头正、颈直、挺胸、收腹、立腰。

2、规范书写

各科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楷体做笔记或写作业,学部或学校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按此标准执行,并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同时各学部每天安排10分钟练字时间,由班主任检查、督促,学部考核、学校抽查落实情况。具体要求如下:

(1)写规范——整洁、美观、无涂改;

(2)写正确——准确、字体清晰;

(3)写快——讲究速度、效果;

(4)写好——姿势端正、书写漂亮、形成风格。

2.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1)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怎样回答问题、怎样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展示出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规范答题的习惯。口头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在学生课堂板演以及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要规范要求,不放松任何细节,加强讲评,及时纠正。学生要认真审题、思考,语言表达力求规范、严密,运算要仔细。

(3)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4)听课记笔记的习惯。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做课堂笔记,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知识要点、老师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注意点,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没听懂、没理解的内容用着重号标明,以便课后有重点地复习。

(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使用各种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6)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拖拖拉拉、动作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课堂思维习惯

在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之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应将培养重心调整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质习惯上来。

(1)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2)与人合作的习惯。课堂上,必须唤起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使其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课后

1.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书写工整规范,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

(2)作业独立完成。做作业时不能抄袭他人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要求作业认真,独立完成后再做其他事情。

(3)要有“钻研精神”。碰到难题时,不能退缩,要积极动脑思考,在确实做不出来时,再请教他人或者家长。

(4)做作业时,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自查、自改的习惯。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要让学生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做练习,都要“回头看”,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

3.及时复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每天晚上把当天的功课进行回顾,周六、周日把本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一段时间集中搞一下复习等。要善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

4.课外阅读的习惯。学校应该认真落实好“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学生从小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批注、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5.爱惜和及时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学习用品用完后,要及时整理,摆放到原来的位置。学习用品应该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要爱惜学习用品,不毁坏、浪费学习用品,不喜新厌旧。

三、实施要求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标准“三姿”,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教师要定期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2.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要以训练为主,然后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启迪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小学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不能只讲要求,要加强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3.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比学赶帮氛围。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4.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

5.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任课老师、家长、同学都有责任。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种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不同的阶段要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左右矛盾、前后矛盾。在学校内班级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必须一致,在班级内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一致,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必须一致,家庭的要求要与学校的要求相一致。

四、主要措施

1.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成立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检查组织。

2.根据学校的实施方案,结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内容,制定本班级实施方案,。

3.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考核、监督。每学期评选学习习惯标兵,进行表彰奖励。

第六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随着新课改在课堂上的深入展开,学生课前预习质量的好坏成为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是高效课堂名副其实的基础和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必须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当然,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的,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知才会认可你的想法。于是,我通过仔细调查,寻找课前主动预习、成绩又突出的同学,让他们做榜样。让这些同学谈心得,谈体会,从而激发其他同学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容易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

其次,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和督促,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关键一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兴趣容易产生,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多,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兴趣,使这种兴趣转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前预习失去兴趣,甚至厌烦。因此,在每节课上,我总是适当设置一些环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前预习做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这些同学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在班内形成“我预习,我快乐,我受益”的良好风气。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经问卷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只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不少同学认为把本节内容看一遍就是预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消极的。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总结本节教材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阅读之后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简单的在书中做批注等等。总之,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怎样做,做什么,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一旦学生养成习惯,我的麻烦也就结束,此时,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

俗话说“好习惯是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还不尽的债务”。我想,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上,我们所有教师投入再多的劳动,付出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第七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预习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我们课题组总结出“预习四化”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一)“预习内容问题化”

教师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为更好的正面强化学生预习习惯,应该注意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

我们课题组探索出3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

1.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来源上找问题,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分不清比、分数、与除法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那就是新旧知识关系搞不清的问题。提示学生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们与比有哪些关系?

2.引导学生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理由来,同样应该发问。

3.为了照顾学困生,也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课外独立进行预习,我们把数学知识问题化并提出个体要求,如在教《数的整除》一节中, “质数”、“合数”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性较强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巧设悬疑,激起学生好奇心:①什么叫质数?7为什么叫质数?②什么叫合数?“8”为什么叫合数?最小的合数、质数分别是几?③1是不是质数? 1是不是合数?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本文来源:http://www.jsxqjc.com/xxff/43378.html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精选5篇)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精选5篇)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汇总六篇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汇总六篇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通用5篇)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范文(通用5篇)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合集5篇)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要点(合集5篇)
  • 小学六年级语文应该怎么预习锦集十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应该怎么预习锦集十三篇
  • 鞋匠的儿子预习教案【汇编十一篇】 鞋匠的儿子预习教案【汇编十一篇】
  • 鞋匠的儿子预习教案锦集十一篇 鞋匠的儿子预习教案锦集十一篇
  • 高中学习的预习方法有哪些精选四篇 高中学习的预习方法有哪些精选四篇
为您推荐